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

Culture Shock


還沒來美國之前,我對美國人的印象就是好吃懶作,浪費,大部分的學生程度都不怎麼樣; 這些概念有些對,有些不對; 例如說美國人吃冷凍食品吃得兇,但另一方面這裡根本買不到什麼調味乳,等級最低的果汁叫做濃縮果汁,沒有什麼幾十pa,全部都是100%; 美國人吃微波食品,但有一天我發現我室友用微波爐弄出來的東西比我香個十倍時,我就開始懷疑我自已做的東西是不是人吃的; 至於美國人浪費不環保,某種程度上也是的; 有時我帶袋子去超市裝店員還會覺得很奇怪,但仔細想想,這裡的資源實在太豐富了,所以沒有意識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總之呢,每一種文化都有兩面,有時我們說的民族性呢,背後是有著自然的道理在裡面。

至於學生的程度,有一次Sita在改考卷(託口說沒過的福,我目前沒有什麼工作,有個大陸同學說:「我還想要繼續沒過,測試他們的底限」),有一個學生在上頭寫著96/32~ 2.89…我和Sita兩個人都傻在那邊,只能說他真的盡力了。Utah大學數學系的制度是沒有必修,但有學分下限,學生可以自已選想上的課。Zhu和我說,這裡大學部每一堂作業都很多很重…在這體制下Becky、Brendon都是要做代數幾何的人,但我覺得好像有很多事情他們不大清楚; 但另一方面,很多時候呢教育的目的也不在於菁英,菁英的教育不應該等同於一般的教育,很多東西也是等到真的碰到了才有感覺,才有動機,也不是說先學就先贏。所以…我也不知道這樣好不好。

後來我才知道Mami和Becky是室友,我和Mami抱怨系館冷氣開太強了,Mami說當他把公寓的冷氣調高成20度時,Becky就會把它調回到16度(不算啦!你從阿拉斯拉來的,你敢說冷我就揍你…) 和大陸同學的接觸也很有趣,我和他們說有些東西可以用二手的,但床舖我就沒辦法。有一個同學就和我說:「你要克服心裡的障礙,我的床墊是用十元買來的,不知道多少人睡過了,但我連擦都不想擦就睡上去了,…只要你一克服心裡的障礙,這筆錢就省下來了」;有一次我們一起去銀行辦事情,我和他提起這裡車會等人的事情,我本來心裡想的是台北太小,生活步調又太快,有了車好像什麼地方都想馬上到;結果他說:「上海也是車不等人的,因為在上海有車了不起啊,在這兒再窮的人都有車」有些事情我覺得道理很顯然但好像不是這樣,可能他經歷過一些我沒經歷過的事情吧。

上星期六拿了免錢的學生票去看美式足球,結果碰到Mami、Jerry、Becky、Alex及Brendon一票人;其實我覺得美式足球很好看,因為是十碼十碼推進,每一回合都可以看到很多戰術的運用;另一方面,這可能也是合了美國人的胃口-這是一種力道展現的運動;有一天室友有點喝醉了,說要教我一點跆拳道,他說要教我,結果我總覺得他在攻擊我…

沒有留言: